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理解“课堂教学有效性”?( 二 )


1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 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。对于教师来说,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,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。在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。
2、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课堂上,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,那么教学就会肤浅,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 。可见,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,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,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 。知识的厚度增加了,课堂就能深入浅出,左右逢源 。
3、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从事当代教育研究的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: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,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,就可能成为名师 。教师应在实践——反思——再实践——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,实现专业成长 。
(二)注重提升教师的三种教学能力 1、课堂调控能力 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,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 。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,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,改变既定教学环节,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。

2、信息反馈能力 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、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 。教师,站在讲台就是思想,就是智慧 。这种思想与智慧,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,通过分析,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,从而引发新的学习 。
总之,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,只有认真研究和解决教师有效教学观念淡薄、教学时间有效性差、课堂管理有效性缺失以及教学与课程实施的纵向、横向和内向结构失衡等问题,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。
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年,让我们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,探究有效教学方法,用智慧打造高效课堂,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。抓住机遇,乘势而上,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品牌名校而努力斗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