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清代培养高官的摇篮( 二 )


唐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清代培养高官的摇篮

文章插图
光绪三年丁丑科殿试状元王仁堪,最终也不过只做了个苏州知府职 。(上图状元书法)
大清翰林院制度的完善,使家族式翰林无论从层次还是规模,都比以前任何朝代有过之而无不及,出现了大量“翰林世家” 。清代最盛之翰林世家乃六世翰林之安徽桐城张氏 。自康熙朝张英开始,到其子张廷瓒、张廷玉、张廷璐一代成为顶峰,至来孙聪贤,共6代12人得入翰林,且代无间断,诚为空前绝后之盛事 。从时间方面考察,以张英之康熙六年(1667年)中进士入翰林授庶吉士开始,至聪贤之嘉庆十年(1805年)入翰林止,该家族绵延于翰林近140年,足见其家风崇文重教之盛 。此外,五世、四世、三世、两世翰林之家更多,成为士林一道特殊风景 。

唐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清代培养高官的摇篮

文章插图
唐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清代培养高官的摇篮

文章插图
“进士九出,翰林六鸣”的陈廷敬家族,其顺治十五年进士出身,授庶吉士,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。
清朝翰林院,行政长官为掌院学士,满汉各设置一人,品级为从二品,和地方巡抚级别差不多,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,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长官,品级及职责分别如下:
1、侍读学士:从四品(光绪年间由从四升为正四),其职掌制诰、史册、文翰之事,以考议制度,详正文字,备皇帝顾问 。
2、侍讲学士:从四品,主要任务为文史修撰,编修与检讨 。
3、侍读:正五品或从五品,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。
4、侍讲:正五品或从五品,掌典领奏章,勘对公文 。
5、修撰:正六品或从六品,一般于殿试揭晓后,一甲第一名进士(状元)即授翰林院修撰,主要工作掌修国史 。
6、编修:正七品,一甲二、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,负责修前朝国史、实录、会要等 。
7、检讨:从七品,以三甲进士出身之庶吉士留馆者担任 。负责工作是掌修国史 。

唐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清代培养高官的摇篮

文章插图
唐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清代培养高官的摇篮

文章插图
年羹尧,康熙三十九年进士(与张廷玉同年),改庶吉士,授翰林院检讨,多次担任四川、广东乡试考官,后官至川陕总督、钦命抚远大将军,授一等公,成为文武双全、儒将风采的典型代表 。
8、庶吉士:品级应该在七品开外,它是通过在科举考试中进士的学子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,一般任期为三年,下一次会试前进行考核,称“散馆”,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,授编修或检讨,正式成为翰林,喻为“留馆” 。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、御史;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。

唐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清代培养高官的摇篮

文章插图
唐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清代培养高官的摇篮

文章插图
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,授翰林院庶吉士,三年后留馆任翰林院检讨,最后官至直隶总督、武英殿大学士 。
在历朝历代,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,它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,社会地位优越 。历届科举考试均由翰林官主持,因此形成座师制度,文脉与人脉相互交织,使翰林影响延伸至各个领域 。翰林在知识界享有的崇高声望,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,使他们在官场生涯中互相扶持,甚至形成朋党,而另一个方面,它也有利于封建统治者进行专制统治,笼络士子之心,总体来说,各有利弊,各有所需吧 。

推荐阅读